植保无人机被喻为“翻开下一块石头就是黄金”,节约农药50%、节水90%,既能改善餐桌安全,又能保护喷药农民不中毒。
自201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厂商关注到了900亿元的农业市场蛋糕。不过怎么切才能切的好,各家都有不同的打法。国内“无人机+农业”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轻运营模式和重运营模式。轻运营模式的代表企业有大疆、零度等,它们开发出植保整机,然后交给下一环节的代理商销售或者直销给客户。重运营模式的代表企业主要是极飞科技,这家老牌农业植保无人机企业除了推出无人机系统,还有自家的农业服务队,为农民提供植保服务。这两种模式的优劣很难高下立判,因为轻运营模式易于快速推广扩张,重运营模式则易于建立公司的壁垒。
成立于2015年底的蜂巢农科,也是一家重运营模式的农业植保无人机企业。同时蜂巢农科也拥有自主研发的多旋翼电动无人机——工蜂系列植保无人机,并选择富士康为其产品代工,以打造防腐蚀、防盐雾、防尘防水,防跌落的皮实“飞行农机”。工蜂系列植保无人机的整机售价为35000元左右,仅是极飞科技植保无人机的1/3。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蜂巢农科已在内蒙、黑龙江、湖北、山东、河南五省服务了20万亩耕地,覆盖2000多户农民。去年10月,蜂巢农科顺利获得京东、戈壁创投和甬港无咖合投的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
“京东”、“农业植保无人机”这些字眼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京东旗下的京东农资平台。京东选择和蜂巢农科合作并投资,显然也是为其京东农资平台的发展做铺垫。 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各农资子行业市场规模总计约两千亿元以上,电商巨头围绕农村市场也“激战”正酣。此前就有消息称,京东将联合多家无人机植保企业,在今年3月底成立农业植保无人机服务联盟,从上游研发制造,中游经营运行,下游辅助保障等三方面深入切入行业,打造京东的农业科技品牌。
除了农资平台,和无人机服务商合作还可以加速京东金融业务——京东贷的推广。农民流动资金不宽裕,很大程度阻碍了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和无人机服务商合作,农民可以通过京东贷分期付款,减少资金负担。
而对于蜂巢农科来说,京东资本和资源的加入,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加快速的扩展市场。京东有近千个线下农资点,截至目前蜂巢科技已和其中6个点建立了合作关系,吴国宁预期今年至少会和全国30个点建立合作关系。
而在横向市场竞争方面,蜂巢农科也在和极飞科技等无人机服务商需求差异化。在吴国宁看来,他们的弯道超车杀手锏是“无人机基站”。这些基站除了有导航功能,还可以帮助无人机自动换电池、换农药等。作为基础设施,基站的铺设推广主要会借助大型公司,买家有可能是农药销售企业、粮食收购企业,甚至农村合作的金融公司也会买单,通过飞行数据来管理和控制借贷风险。现在的基站还处在demo阶段,整体造价在30000元以内。随着规模化生产,其造价可控制在20000元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