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2018全球无人机大会,于9月10日—14日在成都举行。此次全球无人机大会汇聚了49个国家无人机飞行标准和管理方面的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无人机行业应用的最新技术成果与构建无人机生态系统的无限可能。当前我国诸多领域显现出“无人机+行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势头,与之相对应,商用无人机相关行业应用标准也亟待形成。
01、我国商用无人机市场正被看好
近几年,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在能源、农业、建筑、基础设施等行业领域,我国已经成为无人机行业应用的重要市场,同时也有众多国内外企业进入这个市场。过去5年内,大量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始涉足民用无人机领域。除了如大疆、亿航、极飞等专业公司外,也不乏亚马逊、谷歌、京东、菜鸟、苏宁、顺丰等大型企业。
目前以消费类无人机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商业无人机也正在被看好。今年6月结束的2018世界无人机大会预测,未来5年,全球商业无人机行业将保持迅猛发展,到2022年市场总值将达到150亿美元,为2016年的近12倍;其出货量将突破62万架,是2016年的6倍。
目前,商业无人机应用场景的想象空间包括农林植保、电力巡线、石油管道巡检、国土测绘、人工降雨、航空遥感、抢险救灾、地质勘测、安全巡逻、物流快递、医疗救护、海洋遥感等。
目前我国有多个行业都在加强无人机的行业化应用。9月8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无人机应用与管控工作委员会成立,旨在开展无人机标准化研究工作,进一步拓展无人机行业应用范围。中国民用航空局近日也表示,鼓励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支持无人机货运等新的商业模式发展。
02、我国仍处无人机第二梯队
尽管近些年我国相继研发出多类型尖端无人机,但从全球各国无人机制造商的市场份额看,仍处于无人机制造的第二梯队。目前全球商用无人机主要制造商集中在美国、以色列和欧洲,其中美国份额高达69%。我国无人机因性价比优势,占据全球约10%的份额。
民用无人机行业大体分两类:一类为面向百姓的消费无人机,主打娱乐性和观赏性。这类产品市场大,制造成本低,技术门槛偏低,几乎成为行业“红海”。我国知名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就是这个领域的典型代表,其占据了全球七成以上市场份额。
第二类为工业无人机,主要面向特定行业用户,如测绘、林业、水利等细分市场。产品讲究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工业无人机由于强调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品质、可靠性门槛要求,因此研发投入周期长、投入高。研发难度和投入决定了专业级无人机无法通过资本运作快速成型,也很难被一家或几家企业“垄断”,属“蓝海”区域。
专家认为,在工业无人机领域,技术先进、可靠性高、专业服务好的无人机公司,产品附加值会越来越高。而掌握航电系统设计、飞机设计、先进生产工艺等核心技术的无人机公司,更将会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03、商用无人机标准亟待形成
商业无人机的应用,与行业密不可分。从国内而言,当前我国诸多领域显现出“无人机+行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势头,物流行业便是一例。
中国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400亿件大关,达到400.6亿件,同比增长28.07%。然而,部分省市的交通欠发达地区仍存在派送困难,配送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选择无人机配送能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面,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时效。
京东X事业部无人机产业中心总经理刘艳光指出,当前物流无人机处于美国先驱领跑、欧洲积极布局、中国从跟跑到引领的格局中。2017年,京东无人机在全球率先实现了无人机配送常态化运行,同年,顺丰大型物流无人机、苏宁物流无人机、中通快递无人机纷纷完成首次试飞或实景派送。
在企业推动行业成长的过程中,行业应用标准也在提速。目前行业内正在推进27项行业标准,20项团体标准,约40多项标准在未来一两年内可向行业供给。在国内行业应用标准提速的同时,无人机国际标准的争夺也在如火如荼,部分国家早已开始布局国际标准化制定。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舒振杰指出,目前各国对标准的争夺已经开始。今年6月,日本、韩国、英国就提出了相对较多的标准提案。其中,日本涉及空中管制标准,韩国提出身份识别标准,英国则提出相关的培训标准。“在国际无人机的标准竞争上,国内声音相对较弱,亟待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