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港务管理局)对外发布了《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南头直升机场迁建至龙华樟坑径,启动深汕通用机场规划选址工作,优化提升空中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空域结构优化调整,积极争取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落户深圳,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探索设立民航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建设示范引领的四型机场。规划还提出,逐步建立区域低空飞行服务体系,优化通用航空设施布局、打造国内通用航空先行示范区、推动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其中专门提到:建设世界一流直升机综合体,构建集文化、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提供便捷高效的深港、深澳跨境直升机服务,推进深圳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深圳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和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划设低空航路航线;完善跨境直升机口岸通关及跨境飞行服务组织模式,优化大湾区通用航空运营环境等。
根据规划,到2025年,深圳将基本建成“开放畅达、立体融合、低碳智慧、安全宜行”的交通强国城市范例。建成融合深莞惠、连通大湾区、服务全国、辐射亚太、通达全球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12312”①出行交通圈和“123”②快货物流圈更加完备,为深圳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提供更加卓越的交通保障(其中,规划专门提到,注重数字技术赋能交通治理,推动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全方式、全时空、全过程有机协同)。到2035年,深圳计划率先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建成“三个1000公里”骨干交通网,打造基础设施智慧化、客货运输共享化、治理模式现代化、出行服务品质化的未来交通新范式,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成为全球交通运输创新引领者,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①“12312”出行交通圈:与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2小时通达,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②“123”快货物流圈:省内1天送达,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规划提出加快推进机场群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动深圳机场扩容升级,打造都市圈“2+2”机场群体系。加快南头直升机场迁建至龙华樟坑径,启动深汕通用机场规划选址工作。优化提升空中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空域结构优化调整。积极争取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管制中心落户深圳。统筹终端区空域的使用,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实现机场群协同高效运行。积极开展航行新技术应用,深入实施尾流重新分类标准(RECAT)和点融合飞行程序,推进地基增强系统(GBAS)等技术应用,稳步提升高峰时刻容量标准。挖掘时刻资源潜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强重点国际航班和货运航班高峰时刻的配置。
此外,建立健全机场协同运营管理模式,推动机场运管委实体化、法定化运作,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探索设立民航业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全面提升大型机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深圳机场与惠州机场、樟坑径通用机场间高快速路网衔接,强化机场与腹地之间交通联系。积极发展空铁、空海、空巴等联运服务,不断丰富联程联运产品,打造融合海陆空铁多种交通方式的现代化联运枢纽。
根据规划,深圳将从优化通用航空设施布局、打造国内通用航空先行示范区、推动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试点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区域低空飞行服务体系。
一是优化通用航空设施布局。编制直升机起降点分类建设指引,完成公共服务类起降点布局规划,加快建设涵盖医疗救护、交通救援等功能的公共服务类起降点,有序引导商业服务类起降点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直升机综合体,提升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和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构建集文化、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二是打造国内通用航空先行示范区。立足深圳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空中观光、短途运输等多元化飞行需求,完善低空飞行服务网络。与香港、澳门共建共享,提供便捷高效的深港、深澳跨境直升机服务。推进深圳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探索并推广无人机在警务安防、灾害救援、勘探测绘、资源普查、水利事业、物流配送、城市管理等城市场景的应用。
三是推动通用航空分类管理改革试点。开展地面设施分类管理工作,推进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运行、管理规范化实施。加快推进深圳低空飞行服务站建设,提升飞行服务、地面导航监视、飞行安全管控等保障能力。争取军民航部门支持,推进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划设低空航路航线。完善跨境直升机口岸通关及跨境飞行服务组织模式,优化大湾区通用航空运营环境。
以下是规划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