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DroneSalon - 无人机软件创新沙龙」的第二篇演讲回顾,来自于嘉宾李秉骏(英文名:Cash Lee,下文称其为 Cash)在活动中的分享主题《消费级无人机的技术及商业分析》。
以下,Enjoy:
真正从事无人机创业以后,回去看 IOT 领域的时间发展节点,会发现有一个事情特别重要。这个事情发生在 2010 年,那一年有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产品——2010 年苹果公司发布的 iPhone 4。当时苹果公司就把陀螺仪应用到手机里面,主要是做两样事情,第一是娱乐,第二是为了跟 nike 合作。当时这台手机跟 nike 的手环、鞋子、衣服上的传感器作了绑定,用于检测运动过程中消耗的热量。当时乔布斯可能也没想到,他的这个举动(把陀螺仪应用到手机上)居然也带动了另外一个行业的飞速发展。
其实陀螺仪很早就有了,但并没有大规模地商用,而随便生产商集成工艺的提高,陀螺仪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小,陀螺仪也逐渐应用到了移动设备上。iPhone 4 的最终销量接近一亿,也就意味当时同样有接近一亿的三轴陀螺仪被生产出来。正是有这么庞大的产量,加上智能手机产业工艺的进步,陀螺仪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对于无人机行业来说,这是非常利好的消息。
传统的航模,从动力系统到机械结构,连同后面的操作,飞机要飞起来是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它就像一台没有灵魂的机器,但是如果往里「植入」一个复杂的电路板,里面有处理器、传感器、陀螺仪等,它就变得不一样了,它就像被赋予了一个大脑一样,变得更易为人所操控,并能做到只用一台手机便能对它进行控制,甚至还能对飞机本身进行编程。
在仓库管理领域,有一家德国的公司便使用了无人机,借助计算机视觉和室内定位来进行仓库存储的管理,飞行过程中对仓库货品进行扫描和拍照记录,节省了人工走货仓的成本:
在电力行业,利用 Yolo(一套物体识别算法)训练出各式各样的场景物体检测,来让无人机来识别画面中电塔的各个部件:
在建筑行业中,可以利用无人机和计算机视觉进行工程进度检查,以及针对到人的安全管理,比如检测到哪位工人没有按规定佩戴安全帽:
在交通管制中,无人机还能替代传统的路面监控摄像头,借助相关的识别技术实时监控车流以便分析各种复杂的道路情况:
另一个规律是,技术的发展趋势大概是一去不复返,但商业可能会受到不同情绪的波动,表现为有些时候高涨,有些时候低落。在这个规律里,如果把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商业领域,此时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一番关于商业的本质。
过去十年,对于开发者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我们可以很低成本地开发一个 app,然后找上投资人聊聊融资的事情,但是这么「有钱途」的事情恐怕很难再发生了。尽管面临着媒体纷纷渲染移动互联网「资本寒冬」的大环境,但正如上面所表达的,技术是不会开倒车的,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对开发者利好的事情,比如有越来越多像大疆的硬件厂商把自家的硬件开放出来,然后给开发者调用里面的部件,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发出自己想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