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前沿技术 > 正文

上海:无人机为大楼“拍CT” 数字检测防范“头顶隐患”

2021-04-06 08:39:51来源:全球无人机网 作者:ltting 点击次数:4678次字号:|
近期,上海接连发生高楼外立面脱落事件并引发社会关注。上海市住建委和房管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屋高坠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传统的人工检查方式既耗时,准确率也不高,虹口区在全市率先探索采用“5G 无人机红外成像技术”,经济又高效地为“老龄化”高楼做“体检”,提前发现建筑物安全隐患,将悬在空中的安全问题,由被动处置转变为主动发现。
 近期,上海接连发生高楼外立面脱落事件并引发社会关注。上海市住建委和房管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房屋高坠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传统的人工检查方式既耗时,准确率也不高,虹口区在全市率先探索采用“5G 无人机红外成像技术”,经济又高效地为“老龄化”高楼做“体检”,提前发现建筑物安全隐患,将悬在空中的安全问题,由被动处置转变为主动发现。
“往后拉,往后拉。”
螺旋式上升,左右摇摆式扫描,这架无人机围着这栋高楼盘旋,将建筑外墙的情况“尽收眼底”。它在做什么呢?原来,它正在给这栋超过30年楼龄的老楼,做一次全身“体检”。
虹口区的这栋24层高楼,虽然在世博会前期重新刷过一层保护漆,但如今10多年过去了,这层漆是否还能发挥保护作用,物业管理人员心里也没底。
德律风置业邮电二村物业经理陈富兴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世博会之前,老楼外墙在原先马赛克墙面的基础上,额外刷了一层亚士漆。亚士漆一般能维持10年时间,当时用的什么材料,都是有期限的。”

老楼外层虽然斑驳开裂,但是涂层底下到底情况如何,肉眼根本无法判断,那么这架无人机如何找出它的深层病因呢?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用于外墙检测的无人机比一般无人机要大,轴距大概在1米左右。最为关键的是,它还有一大一小2个眼睛,大的是高清可见光摄像机,小的是红外热成像仪,可以给高楼外墙做一个彻底的CT体检。

大眼睛的高清摄像机高达4000万像素,可以在10米之远,对老楼外墙来一个高精度外科体检。而小小的红外热成像仪,则通过太阳照射墙面的温度,捕捉肉眼不可见的隐患。
上海电信移动互联网部项目负责人李怡卿介绍道,“用红外,就可以通过温度、不同温度的判别方式,来对这些隐藏的或者更可怕的问题,能够把它们捕捉出来。”

在无人机飞手的平板电脑上,看看新闻Knews记者看到的是一幅分屏画面:左半边是无人机实时拍摄到的实景墙体,右半边则是明明暗暗的红外热成像画面。几乎是同时,这些画面通过5G信号传回指挥中心。每一面墙,大概会生成4000多张照片,通过人工智能初步筛查后,专家们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墙面再次会诊。


“测一下温度条,最高温度是18.9,最低温度是14.6,差了4度多,应该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空鼓的位置。”  专家说,图片上这块高亮区域,可能就是空鼓。这是因为空气传热慢,导致表面温度会比周边温度高。“热量是要传导的,由于这个部位热量传导比较慢,所以表面积聚的热量会比较高,所以温度上来得比较快。”东方雨虹建筑修缮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刚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而在红外热像图片中颜色偏深的这块区域,专家判断很有可能是渗水。因为渗水和空鼓的情况刚好相反,墙体吸水之后导热系数上升,迅速把热量传递到周围,本身温度就降低了。
陈刚表示:“渗漏有可能引发空鼓,空鼓有可能引发坠落,它是一个递进的病害的过程,所以我们目前希望通过对整个建筑物排查,能够对问题前置化预报。”
一次体检下来,大楼外墙被发现大大小小十几处问题,小区居民虽然有些惊讶,但反而心定了不少。
“测也是为了我们好啊,东西不掉下来,不要渗水。不测的话,外墙不好会渗水的。”
“既然是高科技的东西,它的准确率肯定比人一点点去量要高。”

“无人机来是好的,现在很重视、很好,对老百姓的生命有保障。”


那么,无人机排查大楼外立面隐患,准确率到底如何?

此前,虹口区已经在兰侨大厦、大众公寓、景泰大楼等楼宇和小区使用这种技术进行检查,目前这些大楼已经全部完成修缮。

其中,问题最严重的兰侨大厦,因为瓷砖外立面年久失修,被查出来开裂、起壳、空鼓、渗水等20多处问题。在收到“体检报告”后,小区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对大厦外立面进行彻底整修,不仅所有问题一一修复,还对墙面进行了一次整体粉刷,现在整个外墙焕然一新。

兰侨大厦业委会主任李勇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无人机的准确率要达到90%以上,通过后期工人施工的话,基本上都找出来这些问题了。”

住在东面15楼的黄阿姨,特地下楼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我们以前东面的雨水喷得很厉害,他们把外墙面修了以后,我们有好多年可以享受不漏水了。”

20分钟扫描一面墙,3到5天形成一套完整的体检报告,再根据体检报告精准施策。这样的高效、精准,让居委、街道工作人员很是感慨。以往检查主要靠人在吊篮里手工敲击,费时费力且存在安全风险。

曲阳路街道办事处社区管理工作人员严力凡告诉看看新闻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以前接到居民投诉外墙脱落或者空鼓,单独为这一家居民去做一个吊篮的话,不是很经济吧。那根据这个(无人机)的话,我们很可能很快做出检测结果,我们可以尽快为后续做好安排和计划。”

虹口区城运中心项目负责人夏良介绍道:“无人机查出问题之后,我们把制作的一个评估报告,递交给房管部门,然后房管部门根据我们的报告,他们拟定下一步的整治和修缮方案。”

据介绍,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对图片进行初筛,接下来将实现对视频进行自动筛查、标注,争取实现远程实时分析,进一步缩减预警时间。

上海电信移动互联网部重保中心工程师王永睿表示:“未来可以实时对视频进行热成像以及相关算法分析,这样就可以辅助专家,把AI识别出来的问题,实时显示在画面上。”


目前,这一新技术在虹口区覆盖3个街道10余栋楼。接下来将在获得大楼业委会认可的情况下,在全区推开,从而更有效地通过主动排查来发现并解决外墙脱落问题。而在费用方面,目前无人机的检测费用大约是每平方米3元左右,是人工成本的一半以下,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竞争越来越充分,价格有望再低。

事实上,这一新技术,起源于政府的主动发现。2019年,虹口区关注到老楼外墙脱落等问题,和电信一起研发了这个项目。政府主动跨前一步,通过引入高科技,让治理模式也有所改变,从以往脱落之后再处置的被动状态,转化为提前排查、发现、干预,提早解决建筑物的安全隐患。

下一步,上海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盛雪锋建议,未来还可以通过数字孪生技术,为大楼建立三维的电子档案,从而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一个数字孪生的体系里面,我们可以依托于整个城市不断去采集数据。防控的模型、防控的算法,去跟这些数据去结合,然后24小时不断地持续运营,去监测整个城市的这样的一个风险点。久久为功,这个城市才真正能够去实现以数字化来预防预警。”

关键词: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