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敖万忠表示,无人机作为我国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仍处在不断发展与迭代的阶段,无人机管理条例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我们从“管制”到“管理”的重大思路转变。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统筹发展和安全,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了顶层法规,并进一步加快无人机与各行业的融合。
《条例》的出台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有力的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不仅仅代表我国对无人驾驶航空器法律制度的完善,也象征着低空经济这一经济体系以更加成熟的状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低空经济的概述
低空经济(Low Air Economy)是指利用机器人技术、新能源驱动技术、飞行器技术以及机器视觉技术等多种新技术,在航空、航空传输、航空技术应用、航空创业等领域开发新服务和商业模式,结合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等服务体验,创造新的航空经济价值。
不同于航空运输以及铁路、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经济,低空经济主打在空中的行业服务,区域和规模相对较小,但是能更好的符合小区域内人们的生活习性。
将航空与行业相结合不仅可以为该行业提供空中解决途径或辅助手段,以提升工作效率,还能降低成本、增强获得感等。
例如“农林+航空”“电力+航空”“公安+航空”“救护+航空”“旅游+航空”“体育+航空”等。此外,空域使用需要军民融合、飞行保障需要空地融合、有人机无人机需要融合运行等,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低空经济的融合性特征。
低空经济的现状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这是“低空经济”概念首次写入国家规划,标志着低空经济成为“十四五”时期需要认真谋划的新兴经济形态。
2023年5月3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更是推动低空经济进一步发展。
作为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无人机产业近年来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一是航空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
随着无人机、可重复、高速定位跟踪技术和机器视觉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飞机经济性的提高,航空技术得到了突破性发展,航空服务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据统计,目前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约13.8%,全国无人机企业已超过1.5万家,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超过70万个,无人机注册数已超过100万架,年飞行量约2000万小时。
有预测称,到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075.59亿元。
二是众多低空经济应用方式出现。
随着低空经济的兴起,一些新的航空应用在不同领域开始出现,主要包括无人配送、航拍服务、农业精准投施、航空旅游等应用。
特别是随着近几年的迅速发展,物流配送、商品配送、货物采购等配送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用户需求。
三是政策措施在加速发展。
目前,政府各地开始正式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以维护低空经济安全,促进行业发展。
比如全国多个地区正在实施或正在修订低空空域管理条例,上海市人民政府还出台了《关于促进大型飞行器落地服务业务发展的意见》,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等部门建立相关行政审批制度,以此加快行业发展的步伐。
综合来看,无人机和低空经济在中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发展和变革。
低空经济作为一个全新的经济体系,将机器人技术、新能源驱动技术、飞行器技术等多种前沿技术与数字化、智能化相结合,为航空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积极支持,低空经济有望进一步壮大,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服务,推动中国成为低空经济领域的全球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