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九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
世界数字城市大会
全国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机制
协会公告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资讯速递 > 正文

城市空中交通,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2022-09-26 11:12:08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深无协 点击次数:1755次字号:|
明确自身定位、战略合作资源、构建UAM生态、前瞻性思考及战略性布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知识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一大批智能化无人驾驶航空器涌入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全新的城市空中交通UAM(Urban Air Mobility)系统,这是一种安全和高效的城市空中交通系统,包括载人和载物的场景。UAM大约起源于2016年10月Uber发布的报告《Fast-Forwarding to a Future of On-Demand Urban Air Transportation》。该报告中设想使用eVTOL航空器,将美国旧金山马里那—圣何塞城区约70公里的地面行程从2小时缩短到空中15分钟。通勤时间的大幅节省和效率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对UAM未来市场的广阔想象,获得全球科技创业和风险投资界的青睐。


       当人们都在畅想每个人都能实现“飞行自由”,自己居住的城市有机会变得跟电影大片中一样充满炫酷的科技感时,空客、波音等老牌航空制造企业纷纷布局,大量新兴企业也在资本力量的扶植下诞生,并推出了各自的概念产品,大多较为强调突出其外形识别特征,增加辨识度。NASA宣布与17家公司签订“城市空运大挑战”(UAGC)技术演示活动协议、Uber提出了Uber Elevate体系并推出适用于UAM的共享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交通服务Uber Air、现代汽车发布了UAM城市空中出行愿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旗下Eve发布了新的城市空中交通运营概念(CONOPS)、深圳市提出要成为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城市等探索和支持UAM发展的相关合作和计划层出不穷。


       其实,UAM是一个非常前沿的课题,充满了无数的未知和挑战,而梦想与辉煌也皆有可能实现,其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核心要素,正确理解UAM并务实发展的企业将最终获得行业和市场的认可。


UAM行业发展中的自身定位


       民用无人机和UAM行业发展的早期,人们的视角和关注度大都停留在民用消费级娱乐无人机方面,从小巧的体积到遥控式飞行拍照摄影,一下子改变了传统的拍照模式。同时,作为此类无人机的龙头企业大疆,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而最让大家乐此不疲的讨论话题,就是这类无人机究竟是应该被称为“会飞行的照相机”还是“会照相的飞行器”。虽然仅有几字之差,但是领域和意义却截然不同。一个是飞行领域,一个是照相器材领域,归根结底就是产品该如何正确定位的问题。


       随着近两年UAM在全球范围内市场大热,不管是为了要实现个人的飞行梦想还是为了蹭热度的企业,大都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发布的机型和应用场景来看,有部分企业的产品定位不准,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而这个问题往往容易被忽略。


       首先要明确产品在UAM行业中的用途,是载人还是运货,是巡检还是应急救援。不同的用途,对应的使用场景不同,其受众群体、运行范围、合作伙伴、运营规则以及风险因素等也大不相同。举个例子,出租车和公交车,虽然都是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其运行范围、运营规则和面向的群体等都大不相同,一个是固定行驶路线、体量大但价格相对便宜且广大群众都能困难消费,另一个则是按照客户需求定制驾驶路线、体积小舒适度高、价格比公交车贵且能提高时效性。


       其次要搭建合适的应用场景。在明确产品用途之后,进一步确定应用场景,其中包括运行范围、人口密度、环境因素、气象条件以及各种障碍物等。将所有风险因素统筹考虑并采取对应的措施降低其风险等级,有利于推进常态化运行模式。


       最后要计算投入产出的经济性。从设计研发到原型机的测试和运行,需要企业统筹规划并测算出大概的投入资金总额与市场发展前景是否相匹配,进一步计算回报周期和是否能够营利等。如果没有这一步而盲目投入,有可能因方向性错误或前期投入太大而导致血本无归。


        因此,只有准确定位、确认赛道、明确竞争对手,才能实施有效的商业计划推广,突出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和构建盈利模式。当部分企业的产品定位与UAM发展方向不匹配时,其所面临的结果只有淘汰。


UAM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合作资源


       在UAM发展初期,大家会因为一个很好的概念而冲动,也会因为看到已经成功试飞的产品而发狂,会笃定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缩短,马上能实现“想飞就飞”的美好生活。但其实在整个UAM场景搭建中,飞行器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应用终端,是实现能够飞行的一种工具,是展现高科技和融合发展的一个载体。无论是eVTOL还是飞行汽车,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所见即所得那么简单。


       要想真正实现UAM,让所有飞行器都能常态化飞起来,需要考虑UAM飞行器的研发和维护、城市基础建设设施、空域管理和航路集成、数字化平台、大众接受度和社区管理、空天地一体化融合运行解决方案等,因此需要大家组团作战、跨界合作、融合发展。无论是作为飞行器研发企业还是城市管理部门,或是基础设施建设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都需要战略合作伙伴,在整合资源的同时谋发展,在共享资源的同时谋创新。


       这当中,选择与自身匹配的资源非常重要,不但可以拓宽发展领域,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新闻,例如近期的热点就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首款电动垂直起降(eV?TOL)载人飞行器原型机——V.MO,这意味着大众汽车正式开启探索与开拓城市空中交通市场与城市交通低空领域,在未来城市和城际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次发布的原型机是大众汽车与湖南山河科技合作,后续将与中国本土更多的合作伙伴们紧密协作。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传统车企,在UAM快速发展阶段果断开辟新的机遇,布局跨界合作,布局转型发展,布局科技创新的探索。


UAM生态构建与推广宣传


       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立足于UAM生态构建与市场拓展需求,对外的品牌宣传非常重要。宣传可以扩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和扩展其推广使用的领域。基于前期的产品定位和应用场景,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把自己的产品、服务、技术、文化、事迹等通过传统的四大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广告以及抖音、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快手、微博等流量承接自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和组织机构等了解、接受、认同,从而达到宣传、普及的目的。进一步实现将产品流量化、流量金钱化。不管是以赚钱为目的或者是为获得口碑,只有让自己的目标转化,扩大产品的“性价比”,创造自身的竞争优势,才能促进产品在行业中的进一步发展。


       近期有很多关于城市无人机物流配送的新闻报道和应用案例,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南京拓攻机器人有限公司的物流应用场景。在城市空中交通的大背景下,其别出心裁地选择了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应用领域——江上物流。南京是长江下游流域重要的商业和经济中心,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长江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因此在传统城市交通领域,人们的通勤以及物流运输方式大都基于跨江大桥,而长江上的船只补给则采用小船小艇的人工方式来完成。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拓展采取常态化无人机江上物流的方式,可在解决江上人员补给不及时、传统运输效率低等生活刚需问题的同时,打造零排放的移动配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最终,人们从线上的各大媒体平台可以看到相关应用宣传的信息,在线下的长江沿岸则可以看到物流无人机的飞行活动。


       从这个应用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的品牌宣传很到位,不但有图有真相,还以动静结合的方式,给了整个UAM产业生态链条中各大领域不同的启发和创新发展思路。具体而言,一是要认真落实国家政策,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要创新发展优势。有了这些,自然而然就奠定了市场地位。


前瞻性思考及战略性布局

       随着城市空中交通市场的快速兴起,近期行业内的很多讨论都聚焦于UAM/ AAM,其核心是利用空中空间,特别是在大城市低空及城市间实现短途和中途的交通出行。这当中基础性的概念在于定义应用场景。对于场景的分析大致就是“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一步细化可以理解为飞行器产品形态的限定,也就是通常理解的垂直起降,还有就是电动绿色能源、自动驾驶技术可靠性、集群飞行能力、联网飞行便捷性、空交系统安全性、法律法规合理性、商用可行性以及运营服务多样性等。沉浸于城市/城际空中交通领域的“政企研学”,各家都有相对明确的跨界合作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基于发展的理念强强联手,从设计、研发到实验、试飞,再到试点、示范,最后才有商用以及性价比的全周期。


       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科技成果,这些前瞻性的发展变化是需要业内相关人士持续关注并支持的一个过程,相信未来5年~ 10年内会有新的突破。


       UAM已经在全球广泛内引起了关注,同时人们也非常明确地感觉到自身正处在一个历史发展的渐进过程中。实现UAM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景,需要大家携手共进,用全新视角发掘、融合并发展先进的空地数字大交通体系,促进低空数字航空经济发展,早日实现公众所接受所期待的“飞来”品质生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