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暂时没有针对轻小型无人机的明确管理法规。从维护我国航空安全,以及保护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建议国家尽快立法,出台针对民用无人机的管理规定,严格执法。”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军工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栗生锐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建议,希望尽快出台措施规范“民用无人机”市场和飞行行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民用无人机目前在航拍、农业、快递运输、灾难救援、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拓展了无人机的用途。
2013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CA)下发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负责民用无人机的相关管理。根据《规定》,内地无人机操作按照机型大小、飞行空域,分为11种情况,其中仅有116千克以上的无人机和4600立方米以上的飞艇在融合空域飞行由民航局管理,其余情况,包括日渐流行的微型航拍飞行器在内的其他飞行,均由行业协会管理、或由操作手自行负责。
近年来,民用消费型无人机市场呈现爆发式发展,以前高高在上、动辄万元甚至数万元的价格,现在已经降到一两千元左右。而这些“低、慢、小”的微型无人机,正是目前数量最大、市场需求最强烈的群体。
然而,栗生锐提交的《关于尽快出台措施规范”民用无人机”市场和飞行行为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由于不在民航总局的管理行列,处于实际上的无人监管状态,暴露出了‘安全性、隐私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建议》称,最为严重和最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机场等空域附近的无人机飞行,严重威胁航空安全。 譬如,“2017年1月15日,一段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上空,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民航客机起落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从视频上看,拍摄高度约为200~300米,无人机距离客机只有百余米,这意味着一阵风吹过,无人机就有可能与客机相撞。”
《建议》称,另外的问题还包括无人机在军工企业、部队、政府部门的空域飞行,危害国家安全。
“近年来,使用无人机进行测绘,成为一种高效的测绘手段。以无人机做局部地区的测量,可以做出很精细的地形图和数字地表模型。这些测绘结果既可以用于民用经济建设,也可以用于军事目标的打击。国外商业或军事机构对于我国进行非法测绘,严重危害了我国的国家安全。目前,国家对于无人机的内部设计有相关要求,搭载定位系统的无人机可以对于敏感空域进行识别和返离,但是当前无人机市场缺乏管理,较为混乱,这一项要求并未在所有产品上得到体现。”《建议》称。
针对这些问题,栗生锐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规范无人机生产企业和用户的行为。
此外,栗生锐还建议,在民航机场、军工企业、部队、政府等涉及公众安全和国家机密的关键场所附近,部署“无人机干扰系统” ,“这可以在技术源头上,制止无人机对于敏感空域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