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级无人机崛起
相对于目前趋势大热的无人车来说,无人机或许是大家更“常见”的玩意。比如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的航拍、电影里的搜索营救等等。
事实上,我国无人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在之前主要是以军用为主。20世纪90年代到2006半年前后,民营企业开始入局无人机行业,主要是运用到了灾情监测、地球物理探矿等领域。直到2012年之后,无人机真正地走进了大众视野。
根据调研机构艾瑞的数据,现目前无人机市场可划分为四大类:航拍市场、农林植保市场、安防市场与电力巡检市场。到2025年相应的市场规模约为300亿元、200亿元、150亿元和50亿元。从行业需求来看,服务政府公共市场,诸如检灾、气象、国土资源、海洋水利、城市规划等,对无人机有巨大的需求。
自2017年起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成为红海后,记者观察到近几年来全球无人机的融资情况,发现早在2015年无人机领域的融资就达到了顶峰。
面对消费级无人机这样的市场,创业者们很自然地从消费级无人机过渡到了深耕工业级无人机。在工业级无人机的面前,大家可能才发现这里才是蓝海。
近一两年工业级无人机动作不断,在这片新蓝海上,无人机该如何航行?
工业级无人机 “新蓝海”如何航行
很多人应该都不明白工业级无人机与消费级无人机二者的本质区别。
说白了,消费级无人机最看重的是用户是否玩得开心,而工业级无人机的重点则在于到底怎么才能提高企业和单位的工作效率。
“在无人机领域,技术过硬和轻便体验,哪一个应该放在产品开发的前面?”这样的问题分别那去问身处两个不同无人机市场的从业人员,我们会得到两份截然不同的答案。
对于从业人员而言,两者都很重要。但工业无人机一定会选择前者,他们一定会把技术放在第一位。在他们眼中,只要技术到位,成本这些都是其次的。而这完全是由工业级无人机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以及它背后的用户性质所共同决定。
既然工业无人机成本无法降低,考虑“定制化产品”似乎更能符合当下市场需求。
而在工业级无人机的行业里,要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定制化?
只有实现用途多领域、性能多样化发展,工业级无人机才能把潜在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再通过实施无人机计划,实现无人机与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逐步在这个赛道细分出无人机应急救援、无人机公共安全、无人机环境保护、无人机石油巡检、无人机物流等垂直应用领域,将开拓全新的无人机产业民用发展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