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中航工业昌飞集团AC311A直升机亮相天津直升机博览会/图 记者朱文标摄
江西,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诞生地,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下,4600万赣鄱儿女抢抓航空产业发展黄金机遇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创造我省航空产业竞争新优势,加快实现“航空产业大起来、航空研发强起来、江西飞机飞起来、航空小镇兴起来”的江西“航空梦”。
实现“航空梦”成为共识
2017年5月5日,我国第一架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200多天以后,第二架C919完成首次飞行。此时,700多公里外的南昌航空城,瑶湖机场已经整装完毕,期待着C919来此试飞。
大飞机项目和南昌航空城建设,为江西省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随着我国航空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加上国家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的出台,我省航空产业的创新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江西省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旋翼机和固定翼飞机研发生产能力的省份,是中国直升机、教练机研制生产的核心基地,是国家重要的航空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和航空工业资源大省,航空制造业规模始终位居国内前四。
抓住机遇,打造千亿元航空产业,早日实现江西“航空梦”,关键抓落实、看行动——
省委、省政府把航空产业列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建立全省航空产业发展推进领导小组,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举全省之力共圆“航空梦”;
省直各有关部门对涉及航空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主动服务、积极协调、倾力支持;
各设区市政府积极作为、主动招商,在要素保障等方面一路绿灯。各航空企事业单位更是抓住机遇,加大投入,积极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2017年,全省航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40.13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工业增加值149.8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30.8%。南昌、景德镇分别入选全国首批26个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武功山旅游区被列为国家通航旅游示范工程。
航空制造业实力增强
近年来,在国内外知名航展和我国重大阅兵活动中,一架架江西研制生产的飞机翱翔蓝天,一次次让世界惊艳——被国外媒体称为“空中明星”的猎鹰L15高级教练机,在世界范围内创造出多个第一的国产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可与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媲美的武直10武装直升机……去年9月,第四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江西省航空企业签订20架直升机销售合同、6架直升机意向订单及8架无人机意向订单。
明星飞机的背后是日益增强的航空制造业。5年来,我省航空产业聚集能力显著增强,航空整机制造企业已从3家增加到8家。我省拥有了教练机、强击机、直升机、无人机以及大飞机部件等较完整的产品体系,已形成较强的航空产品总体设计、试验验证、先进制造和总装总成能力。
在南昌,洪都集团研制的猎鹰L15高级教练机已形成了与国际市场高手同台竞争的能力,南昌航空城建设有序推进,瑶湖机场建设屡创奇迹,C919前后机身的研制生产带动企业研发能力迅速提升。
在景德镇,昌飞公司研制生产的AC313、AC311、AC311A型直升机已获适航证并正式投向市场,AC311、AC311A已交付36架。企业还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与美国西科斯基合作的S-76D型直升机正式向外方交付首架机。
此外,江西省研制的AV500无人直升机创海拔5000米升限新纪录,江西德利直升机公司的KA-2HT型直升机成功实现首飞,北通航江西直升机公司“小青龙”军民两用无人机自动化总装线正式投产,冠一通飞的GA20完成整机设计和样机制造,白龙马公司研制的系列无人机已批量投放市场……
抢占通航产业制高点
在江西,相比航空制造而言,通航仍是短板和弱项。为了补齐短板、补强弱项,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通航产业发展的意见》,并对通航产业发展规划了蓝图。按照规划,到2020年,江西省通航产业总收入将达到400亿元、利税达80亿元;新增20个左右通用机场。同时,江西省还出台了购买通航公共服务的暂行办法,明确设区市层面每年购买不少于5800万元的通航公共服务。
发展通航产业,关键要让通航飞机飞起来。现在,昌飞公司已经与全省11个设区市签订了通航战略合作协议,在9个设区市开展了“全省通”飞行活动,与5个设区市签订了购买通航小时数协议。昌飞公司准备投资1亿多元,建设一个覆盖全省的低空航管服务保障系统,对境内的低空空域进行全面管控,实现低空1000米以下飞行“看得到、呼得着、叫得应”,为各项通航运营服务保驾护航。
在全省,农业、林业等通航公共服务市场持续扩大,“航空+旅游”“航空+体育”等新兴业态积极发展,青年集体婚礼等通航应用新服务孕育发展。吕蒙航空小镇建设已全面铺开,共青城、吉安桐坪等地航空小镇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国内首个航空发动机学院、国内首个无人机物流项目、江西飞行学院等都在筹建和试点当中。这一切,足以让我们相信,江西的“航空梦”并不遥远。(记者 黄继妍)